為營造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環(huán)境,切實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防范學生網絡沉迷,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結合特教學生身心發(fā)展實際,近期組織開展了以“預防網絡沉迷 共享健康生活”為主題的系列宣傳教育活動。
在學校創(chuàng)客教室里,教師正在為聽障學生講解“循跡機器人”的搭建要領和注意事項。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特別認真,每個人都迫不及待的想動手嘗試一下。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適時引入“預防網絡沉迷”的相關知識,通過積極引導,而不是簡單的“說教”,自然而然的將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點引導到學習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情上。
近年來,因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引起的社會矛盾凸顯,引發(fā)社會普遍關注。作為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他們大都常年生活在學校,與社會接觸較少,網絡是他們了解這個世界的重要渠道。網絡的優(yōu)勢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他們因身體缺陷造成的某些方面的缺失,所以他們對網絡會更為依賴。長期以來,學校特別重視對學生“預防網絡沉迷”的宣傳教育和引導,并積極探索實踐適合特教學生身心成長的疏導模式。學校有針對性的開設了機器人、編程、3D打印、平面設計、影像制作、書法等特色課程和興趣小組,通過正向的引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點,滿足學生的求知欲。
學校向全校學生發(fā)出:“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的倡議。宣傳樹立尊重、保護、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風尚,推廣預防未成年人網絡沉迷的有效手段。積極呼吁積引導家庭、學校等社會各方面共管共治,為未成年人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共同守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